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学教育 - 民国劳资争议研究(1927-1937年) pdf电子版图书
民国劳资争议研究(1927-1937年) 简介
1927年至1937年是民国的所谓黄金十年,这十年间,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,但与此同时,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也开始激化,各地劳资冲突不断。国民政府与国民党通过劳动法规与工人运动两种主要渠道,调处劳资争议,政府与党部矛盾、政府机关间矛盾与党部间矛盾,随之进入劳资争议领域,劳资争议不仅反映劳资矛盾,更折射出劳、资、党、政四方综合矛盾,成为透视国民政府执政能力与政治智慧、政治权威的绝佳视角,蕴含着解释中国社会走向的答案。
本选题是第一部从学术角度研究这一时期劳资关系的专著。作者以史学实证方法为主,借助政治学、社会学、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与分析方法,对当时各类劳资争议的起因、发展过程、处理方式、后果进行了学术考察,对各种势力在劳资争议中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。在注重“长时段”考察、史论结合与比较分析、总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,重点考察劳资争议的总体趋势、争议的症结与劳资力量对比的变化,进而剖析劳资争议与政治、经济、法制、意识形态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。
以往研究民国劳资冲突基本都是从政治角度入手,且完全都是按照工人运动史的套路来处理。本选题既不站在资方一边,也不完全站在劳方一边,而是尽量以一种客观视角来考察、分析、评价双方立场,解读背后的复杂原因;且本选题是第一部从学术角度研究民国劳资关系的专著,这就使本选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
本选题已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,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。具体资助金额出书后确定,应在40000-55000之间
本选题是第一部从学术角度研究这一时期劳资关系的专著。作者以史学实证方法为主,借助政治学、社会学、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与分析方法,对当时各类劳资争议的起因、发展过程、处理方式、后果进行了学术考察,对各种势力在劳资争议中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。在注重“长时段”考察、史论结合与比较分析、总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,重点考察劳资争议的总体趋势、争议的症结与劳资力量对比的变化,进而剖析劳资争议与政治、经济、法制、意识形态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。
以往研究民国劳资冲突基本都是从政治角度入手,且完全都是按照工人运动史的套路来处理。本选题既不站在资方一边,也不完全站在劳方一边,而是尽量以一种客观视角来考察、分析、评价双方立场,解读背后的复杂原因;且本选题是第一部从学术角度研究民国劳资关系的专著,这就使本选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
本选题已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,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。具体资助金额出书后确定,应在40000-55000之间
关于我们 - 网站帮助 - 版权声明 - 友情连接 - 网站地图
本站所收录作品、社区话题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
本站所有的作品,图书,资料均为网友更新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立刻删除(E-MAIL:847151540@qq.com)
Copyright © 2005-2016 www.newbook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备案号